本文章廣告來源:Google廣告
-->
好房網News記者嚴鈺雯/綜合報導 一名住在新北市的網友在PTT八卦版發文表示,離自己家走不到10分鐘的距離就有5棟高樓在蓋,而且都是10層樓以上的住宅大樓,不過他認為「臺灣不是沒人要生小孩了?這樣一直蓋一直蓋是要給誰住?」,指出臺灣少子化嚴重,許多年輕人養不起小孩,甚至買不起房,為何房價沒有就此下降以減輕負擔?專家則認為,少子化雖然會對房價有影響,但要崩跌恐是妄想。 文章曝光後,不少網友熱議,「都2021了還覺得房子是拿來住的?」、「房子是拿來炒的」、「最可怕是還蓋一堆一層快10戶那種」、「現在購屋主力又不是少子化那批」、「臺灣少子化(房價)還是比以前多1000萬」、「房子可住人,但不是非得住人」。 臺灣少子化嚴重,許多年輕人養不起小孩,甚至買不起房,有網友指出為何房價沒有就此下降。圖/好房網News記者呂詠柔攝 房產專家張欣民曾表示,人口負成長讓「超高齡化社會」來得又急又快,臺灣年輕人負荷也越重,薪資漲幅遠遠趕不上生活開銷的耗費,經濟壓力更讓年輕人排斥生育。因此,房產供需也會漸漸失衡,因人口結構的改變,房子需求量變少,房子供過於求的慘況就會越來越嚴重。 張欣民分析,用房價所得比、房貸負擔率以及出生率三項數據比對,發現房價越高,購屋負擔越沉重的地方,生育率也相對越高,反而是房價越低,購屋負擔越輕鬆的地方,生育率相對越低。而臺北市、新北市、臺中市就是全臺人口持續成長的縣市,房價所得比已到了10倍以上。 張欣民指出,高房價會影響民眾生小孩的意願與養育能力,或許也可以解讀成,高房價是年輕人不敢生養孩子的原因之一,但絕不是唯一的因素,因此人口負成長、少子化雖然會對房價有影響,但要崩跌恐是妄想,且對於某些特定區域而言,降價有難度。
|資助頭期款得留意220萬元免稅額
長輩想幫子女買房,方式有很多種,其中最常見的就屬於贊助頭期款,子女只需要負擔房貸,對此,翠華地政士事務所李復華地政士表示,長輩資助頭期款屬於現金贈與,需要注意的就是應避免超過免稅額,否則就會被課徵贈與稅。
根據遺產及贈與稅法第22條,每人每年有220萬元的免稅贈與額度,因此若是父母2人要幫忙子女買房,當年的上限額度就是440萬元,不過若是剛好遇上女子結婚,則可以在子女婚嫁前後6個月內多加「婚嫁贈與免稅額」100萬元,等於1年內父母各自可以贈與320萬元,加總起來也就是640萬元的現金。
│第一關:繼承萬萬稅 遺產稅繳多少
安桓地政士事務所所長黃若盈指出,一般來說,民眾得知自己擁有繼承權後,若沒有特殊情況,首先就要繳清遺產稅,才能進行遺產分割、遺贈及買賣等後續動作;而目前遺產稅計算,主要是由遺產總額、遺產淨額及稅率三大部分構成,另外還有政府規定的1200萬元免稅額、扣除額等額度,也是民眾繼承時的合法節稅渠道。
而遺產稅課稅為累進計算,遺產淨額在5千萬元以下,稅率為10%;5千萬到1億元間,課徵500萬元,再乘上15%;1億元以上,課徵1250萬元,稅率20%,換句話說,遺產(房子)價值越高,稅自然也要繳得更多!
文章標籤